首页 新闻 3年内所有供应链物流企业都得做好这件事!低碳浪潮势不可挡

3年内所有供应链物流企业都得做好这件事!低碳浪潮势不可挡

全球正携手步入一个前所未有的绿色变革时代。

随着“双碳”目标的明确提出、资本市场ESG信息披露要求逐步从自愿转向强制绿色,低碳已成为驱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核心引擎。“新交通”下新能源供应链体系如何搭建?如何适应并利用好当前的碳交易、绿色金融等市场机制?企业如何才能切实实践低碳经营、走好循环经济模式?资本视角里中国还存在哪些碳中和产业机遇?……这一系列问题都是国内物流供应链企业亟需了解、挖掘并落地实践的问题。

5月31日,由罗戈网.物流沙龙主办,特来电承办的2024年第三届低碳供应链&物流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在青岛举办。在会上,来自特来电、清新资本、智慧货运中心、安得智联、震坤行、京东物流、地上铁、海珀特、顺丰科技等行业和企业的大咖们,就上述问题以及企业在绿色低碳实践中的理解、思考和行动进行了分享。

早早意识到换充电机遇的特来电,已经布局赛道十年,占据全国充电市场份额33%。

在特来电看来,充电网经历了三个时代。一个是即将结束的充时代,以“桩”为代表满足充电需要,但支撑不了大规模电动汽车发展。一个是正在开启的电时代,越来越多企业希望通过“充电网+微电网+储能网”搭建虚拟电厂,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新载体。还有未来即将到来的网时代,以”站+终端“为链路,充电网深度链接车-电池-能源-人,让充电网成为工业互联网最大应用场景。

目前特来电已经搭建了“充电运营平台+充电网技术”支撑平台,打造了充电网实时监控系统和充电网两层防护技术,加上AI智能设备特慧看全场景覆盖,希望真正研发出充电网、微电网、储能网“三网融合”的新能源互联网,实现电时代“什么都能充、多快都支持、全国都通用”。

对于未来网时代,童君说:“低碳化不能只是成本下降,还要产生额外收益。特来电在车端、人端、资源端、资金端拥有大量生态合作伙伴,通过产业链布局、平台开放服务,未来的低碳数据化将实现巨大价值。”

https://img.toumeiw.cn/upload/images/20240603/ea20937af87372239cca2c17b5c3d484.jpg

特来电副总裁童君

从资本的角度去看碳中和产业机遇又有哪些呢?

清新资本合伙人曹抒阳认为跟能源转型相关的行业体量特别大,有千亿、万亿的市场,增量也不错,每年以两位数的速度在增长,其中存在大量技术迭代、产品迭代,以及进口替代的机会。

从国内大环境看,市场正面临从粗放走向精细,从高排放、高污染转向绿色低碳的转变,国家对于能源自主安全也有要求,加上国际组织相关低碳规则制定和要求,因为牵涉税收、金融、进出口等利益影响,越来越多跨国企业对脱碳提出需求,因此对于供应链就会有连锁反应和要求,这些因素都在推动着国内的碳进程。

具体机遇上,曹抒阳认为清洁能源上光伏、储能、锂电池、氢能、新能源车,节能降碳上绿色算力+数据中心以及碳金融市场都存在不少机会。

https://img.toumeiw.cn/upload/images/20240603/afcd4342cb0ca7edba9bdfe371186daf.jpg

清新资本合伙人曹抒阳在智慧货运上探索十年的智慧货运中心,一直将打造合规、高效、可持续的中国物流货运行业,降低全球碳排放作为目标。
智慧货运中心中国区主任王波勇介绍其联合企业、行业组织、专家共同开发的GLEC框架已经成为全球唯一公认的计算和报告多模式物流供应链温室气体排放的方法框架,被200多家跨国企业采用,能够为跨国企业和他们的供应商提供协同、高效和透明计算和报告物流碳排放的原则和方法。
但GLEC框架3.0与ISO14083在中国市场落地还存在运输工具分类、排放因子计算、排放范围考虑等差异。智慧货运中心将联合国内货主、物流服务提供商和物流利益相关方基于GLEC开发适用于中国的指南和排放/默认因子、内部或外部计算工具并提供计算结果认证服务等。不过,他预测随着零排放货运和整个物流绿色供应链的发展,国内企业抱团形成合力必然能形成一个共同认可的方式方法,推动全球供应链绿色转型。

https://img.toumeiw.cn/upload/images/20240603/e053c9c2dd979b14891031a203b8e799.jpg

智慧货运中心中国区主任王波勇

那么作为一家物流企业要怎么推动低碳可持续供应链构建呢?安得智联CPO兼董秘林泰恩介绍安得智联为此建立了一套三位一体的绿色供应链体系,通过自动化仓储、智慧供应链、数字化运配、可循环包装等方式实现低碳转型。

https://img.toumeiw.cn/upload/images/20240603/684a291008fdfae7f66b0c35566156ea.png

比如生产端,通过精益物流实现上下游产销协同大幅降度库存;履约端提供一盘货解决方案,将商流与物流分离,用最短的链路、最少的库存、最优的配送路径、最快的时效完成交付;在配送端通过智慧化系统和遍布全国4000+送装网点、4万+送装工程师打造送装一体极致体验等。

以自动化仓储为例,安得智联已经能够帮助合作方提升5倍坪效、节省人力37.5%、黑灯节能15%以上,动能回收节点20%。

https://img.toumeiw.cn/upload/images/20240603/af4a9c9d255289336030a0a3db3dbdf7.jpg

安得智联CPO兼董秘林泰恩

震坤行作为一家在美上市的数字化工业用品服务平台,对于全方位ESG管理有深刻的理解和实践。因为供应链链条长,除了产品供应商外,还要对接物流承运商、物流园区供应商等,上下游加起来,总共有千家,因此建设绿色供应链对震坤行挑战艰巨。

但震坤行安全与可持续发展总监黄黎巍仍坚定表态:希望打造一个从设计、选材、采购、加工制造、储存、包装、运输、使用到回收利用及处置贯穿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端到端的全链条绿色供应链。

为此,震坤行已经在开展温室气体核查、产品碳足迹计算、结合仓储物流行业实践,制定了系列减排措施。不过,黄黎巍表示经过组织碳排放核算,其97%的数据都来自于范围三,也就是上下游运输这一块,所以震坤行特别希望携手上下游合作伙伴,把物流碳计算、碳减排坚持下去,一起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https://img.toumeiw.cn/upload/images/20240603/f782e4f2ef8fcbcd82c348a80a51898d.jpg

震坤行工业超市(上海)有限公司安全与可持续发展总监黄黎巍

“未来范围三将是实现碳中和的关键路径。”京东物流低碳产品专家王秭认为在产品零售业,企业的范围一和范围二碳排放相对较低,但是其价值链范围三排放,由于无法直接控制排放源,因此无论从一级数据源的获取到碳足迹计算都变得非常艰难。

“主要是供应链太长,存在很多盲区,因此企业对范围三披露不够。”王秭预测后续产品碳足迹将进入电子碳护照时代。

目前京东物流发布了“共享Carbon”分配原则,希望从数据管理到数据治理,实现数据要素价值化。当前其关注的重点主要在绿色包材、低碳运输、低碳仓储三方面。为此,京东物流建设SCEMP碳管理体系,通过统一标准构建和数字化手段降低客户选择和使用成本。

比如其帮助某电子产品客户选择电动二轮车进行O2O的C端配送项目上,通过数字化碳管理系统,进行最优路径规划、运输工具选择等进行数据指导下的减碳技术实施。在2023 年全年获得了相较于基准线减少199吨CO2e、减碳能力超过90%的成绩。

未来,王姊表示京东物流希望与合作伙伴共建共同碳目标、统一碳标准、低碳技术、绿色采购、公平过渡的气候韧性供应链。

https://img.toumeiw.cn/upload/images/20240603/02668bd047634ea44120ad7fbb3538f9.jpg

京东物流低碳产品专家王秭

作为全国首个启动绿色配送项目的企业——地上铁判断,物流行业整体趋向绿色、智能、降本、提效。

目前地上铁全国范围内持有的车辆数是13万台,覆盖城达到200+多个,形成了规模化、集约化优势。

为了帮助企业实现ESG要求,帮助物流企业和合作伙伴构建我们的零碳车队,构建低碳车队,地上铁在全生命周期运营服务上做了很多工作,为此构建了TCU算账模型。地上铁高级战略客户开发总监沈文辉表示“例如为物流企业做车辆运营商代持资产,帮助其完成整个业务链。在整个过程当中,我们一方面做成本转移,另一方面最大化规模化效应,从而使整个车辆运营的边际成本变得更低。”

https://img.toumeiw.cn/upload/images/20240603/8902bb9be8cb70a314c07c498a0222a9.png

“我们希望可以通过TCU优化,持续探索更多油换电的应用场景,真正做到低碳供应链。”

https://img.toumeiw.cn/upload/images/20240603/9caa6243a869f3ade5de0273b4a3e3af.jpg

地上铁高级战略客户开发总监沈文辉

海珀特更擅长从本质上帮助用车企业减碳、减成本。其将目光瞄准了氢能源,氢能作为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正逐步成为全球能源转型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可作为电气化发展中重要的一种能源补充。

海珀特商业解决方案负责人聂鹏刚认为,类似过去十年乘用电车以及商用电车发展经历的四个发展阶段,氢能源同样也将经历政策驱动、技术驱动、商业用户驱动和技术&个人、规模化&全球化驱动的过程。其分析认为目前氢能车发展阶段也出现了时间压缩及因素叠加现象,因此现阶段为“蓄势待发”阶段,产业将由技术与商业用户双轮驱动突破,伴随一波技术红利。

聂鹏刚认为:“后续,氢能商用车将快速进入到技术与商业“共振”阶段,通过相互的作用推动产业快速进入到可商业化的阶段。”

https://img.toumeiw.cn/upload/images/20240603/7aa4406d4ec05aaf42bdd13c1e688b1e.jpg

海珀特商业解决方案负责人聂鹏刚

顺丰从2021年就开始了碳认证、碳系统建设,通过减碳底盘、减碳行动、减碳延展三个方面为客户提供全系统、一站式、多场景的绿色低碳供应链服务。目前已经连续3年荣登《财富》中国ESG影响力榜,是物流业唯一连续上榜企业。

减碳底盘上,其通过丰和碳管理平台的碳核算、碳规划、碳减排、碳抵消、碳认证等服务为企业提供全景化碳数据一站式管理。

减碳行动上,顺丰通过多元举措助力减碳目标达成。比如减碳运输上借助绿色陆运、铁路运输、绿色航空、绿色枢纽等绿色运输资源和能力助力客户绿色减碳;在绿色仓储上,顺丰打造绿色仓储,通过建设光伏发电站、搭建智能化管理平台等方式,促进物流中转效率与节能效益的提高,降低物流中转对环境的污染;绿色包装上,顺丰有自己的绿色研究院,根据客户不同需求个性化定制多场景、多种减碳路径的绿色包装及运营服务等。

减碳延展上,顺丰凭借绿色品牌影响力 ,搭建绿色生态体系 ,携力实现品牌价值的升级。

对于未来,顺丰科技智慧供应链解决方案负责人曾欢表态:到2030年,顺丰将实现碳效率提升55%、碳足迹降低70%的目标。作为积极推进和实施“双碳”战略的物流供应链标杆企业,顺丰深知绿色价值不止在自身,更将延伸至整个产业链。丰和平台的碳管理体系和精细化碳计算能力已向合作伙伴开放,以提升品牌商与物流商之间供应链服务场景下的碳信息透明度和精准度。叠加顺丰领先的物流行业绿色实践经验,携手客户加速低碳转型,共同推动行业向零碳未来迈进。

https://img.toumeiw.cn/upload/images/20240603/3f6751812e0376782844ba641cc562cd.jpg

顺丰科技智慧供应链解决方案负责人曾欢

最近两年,低碳绿色相关政策变化特别快。尤其是国际标准ISO14083、GLEC框架3.0、WB/T 1135等的发布为物流企业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核算提供了更标准化、更清晰、可度量的规范。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物流企业关注碳核算标准的符合性。

https://img.toumeiw.cn/upload/images/20240603/2a986ded21c18e793664f12ccb64cb9f.png

基于数年来对供应链低碳转型的深入研究,罗戈研究院长潘永刚对罗戈研究最新发布的《2024年中国低碳供应链&物流创新发展报告》进行解读,细致梳理全球碳核算标准之间的异同、ESG披露要求与市场变化,帮助企业在ESG披露与双碳协同融合进程中,获取更多的可持续发展机遇并实现真正落地。

https://img.toumeiw.cn/upload/images/20240603/13b47ac645198ae42c2f7c96deba6ff3.jpg

罗戈研究院长潘永刚